問題主述
35歲左右女性,保持長期的重量訓練習慣,但近期腰部和膝蓋開始產生不適,醫師診斷為腰椎壓迫導致,建議做健保物理治療。試過一段時間覺得效果不彰,經運動教練推薦找我評估,希望能找到肌肉功能方面的問題,漸漸恢復正常訓練課程。
評估發現及建議
像這種多個部位發生不舒服的案例,一定會好奇這些問題之間是否有關聯性?還是是各自獨立的事件?也是運動功能評估可以觀察的。以這位個案來說,會發現她主要的問題有這些:
🔹下背痛
🔹站著不動,右側腿後肌痠痛
🔹深蹲時左膝疼痛
先從下背痛來說,發現她的問題,確實跟核心、髖外側肌群、單側足弓的無力有關。換句話說,她骨盆兩側的肌肉張力是失衡的,腰椎本身的穩定性也不夠。確實這種身體狀態,重訓到腰痛並不罕見。
站著不動右側腿後肌痠痛。這個問題不是指延遲性肌肉痠痛或肌肉緊繃的痠痛,這種像是神經性的痠痛,確實可能跟她的下背和脊椎壓迫有關,也比較麻煩。
這下知道為什麼她會覺得健保物理治療沒用了,因為她身上的弱點太多,要多方面持續給予處置,才有機會短期看見成效。因此我是建議她健保物理治療繼續試試看,同時還要加上運動矯正,改善她右腳肌肉張力不均和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問題。
最後,深蹲左膝疼痛。這比較像是獨立事件了,可能有輕微的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(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, PFPS),也就是髕骨的軟骨損傷。輕微的話,通常改善大腿肌肉柔軟度,深蹲的動作模式,慢慢恢復即可,畢竟這問題沒有特效藥。
至於為什麼是左膝?可以猜測是因為右腳的弱點比較多,身體自然會用左腳多出點力,慢慢累積出的問題。而深蹲是雙腳同時發力的雙側訓練動作,比較不容易在訓練的當下看出左右腳有沒有平均發力,這時候單側訓練就很有幫助了。
*延伸閱讀:
〈運動矯正、矯正治療是什麼?有什麼差別?〉
〈功能性訓練是保養身體、促進健康的首選?〉
「諮詢案例」分類的文章,皆是無運動訓練介入的個案。
因此本文僅提供思路分享,不確定介入後會有何變化,亦不代表相同問題的人都適用。
每個人都不一樣,如需要釐清自身的狀況,請諮詢專業人士。
關於Andy老師
Andy運動防護|運動醫學
服務地點
上課地點和預約方式
Podcast
強力推健(魚丸物理治療師、 Andy運動防護員)
🔔開啟右下角小鈴鐺,訂閱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