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種下肢的運動傷害中,腳踝扭傷中的前距腓韌帶扭傷(ATFL sprain)是最常見的傷害。對於需要手術的下肢運動傷害,前十字韌帶完全斷裂(Complete ACL tear)是最著名的傷害之一。
這些患者做完重建手術後,到底有沒有被好好照顧?有沒有恢復到能夠重回正常運動?當然,積極找資源的患者非常有機會得到不錯的癒後。
但對於還不認識運動醫學觀念的人就不好說了,下文我也會分享一位手術後3個月沒復健的例子,休息太久會有什麼結果呢?
這篇文章來分享我給我學生的衛教內容,關於前十字韌帶手術後需要知道的5個注意事項!
文章目錄
健保復健和傷後訓練的差異
手術後的恢復計畫是需要分工的,一般情況主要是醫師和物理治療師介入,也就是要回診跟做健保物理治療。
醫師回診是必須的,畢竟是幫你開刀的人,是最清楚你狀況的人,也是掌控初期恢復進度有沒有在計畫內的人。一般情況下,手術後醫師會安排做健保的物理治療,讓你在術後有最基本的照顧。
健保物理治療的目的,主要是讓你具備正常生活自理的能力。畢竟一位物理治療師同時要照顧好幾位患者,如果想恢復得更好,就需要找會做傷後訓練的老師了。
傷後訓練的目的,是要讓你具備正常運動的能力。如果你受傷後想要恢復正常運動、比賽,你必須要接受專業的傷後訓練課程。除了提升肌力外,降低未來的運動傷害風險也是傷後訓練的重點之一。
自推一下,我是運動防護員、運動矯正專家,也在國家運動訓練中心、運動醫學中心工作多年,長期跟醫師、物理治療師合作,幫助各種傷害的人們恢復運動能力。
如果你想要克服受傷的問題,文章底下有連結可以預約,先評估並介紹適合你的恢復計畫,再來上課開始強化自己的身體吧。
術後反覆積水會怎樣
手術後會有發炎反應是非常正常的,控制發炎是初期最重要的步驟,但如果關節腔內有大量積水,有機會影響到新的韌帶的功能。
有沒有大量積水要看醫師的診斷,只要醫師建議要抽積水基本就算是了。通常會先從髕骨上方積水腫脹,再更嚴重的話,可能會看不清髕骨的形狀,甚至腫脹到膝關節後側。
實務上,有幾個比較常見的情況容易產生積水,必須要注意:
醫師尚未建議拆除術後專用的金屬支架護膝,自行拆除並過度活動
人不是機械,不是換個零件就好了,這是非常基本的觀念。重建手術後需要時間跟原本的組織長好、密合,在這之前它的結構都還是相對不穩定的,所以需要護膝來保護膝關節。
若不聽醫師的建議,自己常常拆掉到處活動,即便只是走路而已,也要承擔積水的風險。關節會積水是因為關節不穩定,過度生成關節液導致的。
換句話說,反覆積水代表關節長期不穩定,那你重建的韌帶自然不會長得好,固定、穩定的效果比較差,未來回歸運動就很容易反覆傷害,甚至連運動都沒辦法,夠嚴重的話幾乎等於白挨了一刀。
至於反覆積水、抽積水幾次是底線?一般情況是2次。但其實要抽到2次也沒這麼簡單,嚴重到要抽水之前,有前兆可循,也有時間可以改善,不嚴重的積水自己吸收掉就好。
Andy老師多年前就遇到一位講不聽的學生,拆護膝還去打籃球。後續慘到每個禮拜都要抽一次積水,持續了1個月,再更之後因為沒來上課了所以我也不得而知了。但如果要真正地改善這種問題,不排除重做一次手術。
醫師建議拆除護膝了,但肌力不足又過度活動
這類的人會積水,通常不是故意的。醫師說可以拆掉護膝之後,還不代表可以正常活動了,尤其因為受傷後、手術後肌肉會萎縮,肌力退步的情況可能比想像中還多。
但有些人這時候就要回去上班了,可能會大量的走動,若下肢肌力還不足以承受這些活動量的時候,積少成多,肌力不足導致膝關節不穩定,也有可能會慢慢引起積水腫脹。
避免繼續積水是必須的,所以要先想辦法調整活動量,看是健康重要還是工作重要了。同時也要繼續做傷後訓練,增加肌力、增加關節穩定性,降低積水的風險。
傷後訓練規劃錯誤,強度過高或太早開始跳
我曾遇過好幾位重建術後的學生,在其他地方做肌力訓練後會產生一個問題,就是每次訓練後關節會腫脹?仔細問才知道,太早接受高強度訓練,甚至是太早開始跳了。
傷後訓練是系統性的訓練,有一定的進程和原則才能練得安全。畢竟是訓練已經受傷的族群,有些細節沒拿捏好,結果會截然不同。
比如說一樣是橋式的動作,為什麼有些人越做越腰痠背痛?有些人可以越做腰越舒服?
看起來很像的躺姿旋轉軀幹的動作,為什麼有些人練到腰部受傷?有些人能改善不舒服?
延伸閱讀:〈盤點10項對腰不好的常見姿勢和動作〉,3.4 正躺轉腰。
其實不是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而是教的人有沒有掌握細節。有個觀念說得很好「每一個動作都是評估」,意思是任何動作都在表現身體的狀態,老師必須要看得懂。
攝影師有攝影眼,老師也有老師眼。看懂細節,就知道學生要不要進階或退階,保證課程安全性為優先,能做多重、跳多高並不是傷後訓練首要的重點。
沾黏要處理
外面的沾黏:疤痕按摩
只要是侵入性的手術,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疤痕沾黏。組織被切開要癒合的時候,不同層次的組織往往會一起癒合,讓不同層次組織之間的滑動功能受到限制。
你可以這樣想像,用你的左手把右腰的上衣和褲子一起抓住,右手舉手的時候,是不是會被衣服拉扯限制了活動。這就是為什麼表面的疤痕需要處理的原因。
對於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的族群,如果疤痕沒有按摩,在凹角度的時候,或是練蹲的時候,容易感受到膝關節前側的疼痛或不適,這要交給專業來處理。
延伸閱讀:〈手術疤痕沾黏,不能不處理的筋膜問題〉
裡面的沾黏:凹角度
在開刀醫師許可的前提下,越早開始伸展越好,知道為什麼外面的疤痕會沾黏後,就好理解為什麼皮膚底下的組織也會沾黏了。
術後關節活動度的恢復,是有時間限制的,通常會以6個月左右為限。手術6個月後,關節活動度的進步程度會大幅下降,甚至可能幾乎難以進步,所以會希望6個月內能恢復完整的關節活動度是最理想的。
分享兩個實際案例,雖然並非前十字韌帶術後,但術後沒照顧好關節活動度,也會造成一樣的結果:
案例一:置換人工膝關節的阿嬤
具阿嬤敘述,手術後醫師跟她說:「手術很成功,不需要復健!」然後阿嬤就恢復日常生活了。但因為阿嬤獨自生活,直到9個月後才覺得膝蓋不能動到需要看醫師,但此時很多醫師都跟她說沒辦法了。
後來輾轉找到運動醫學中心,初步量測阿嬤膝關節只能彎曲大約50度左右,這是術後幾個禮拜後就能達到的角度,而90度是正常生活的最低門檻,還差非常多。但沒有人敢幫她凹角度,因為阿嬤骨鬆非常嚴重,擔心凹一凹會出大問題。
後來很小心地處理了幾個月,進步十度左右就差不多到極限了,仍舊沒辦法正常生活,動了手術反而造成更多不便、疼痛和困擾。
手術很成功,真的就不需要復健了嗎?
案例二:後十字韌帶撕脫性骨折
這是車禍的個案,術後3個月內沒有安排過復健。
初次評估觀察到膝蓋以下的組織腫脹,這種腫脹是除了輕微的關節積水外,也包含一些小腿腔室內的腫脹,以至於皮膚被撐開、膚色黯沉偏一點紫、腳踝關節活動受限、觸地會痛等問題,這是術後3個月不該發生的外觀。
一陣子過後,雖然上述的問題漸漸好轉了,但關節活動度仍舊受到非常大的限制,只能活動30度進步到40度左右,後來必須為了活動度的問題再開一次刀。第二次術後增加到80到90度左右,終於勉強接近正常生活需要的活動度了。但為了更大的關節活動度,未來不排除進行第三次手術。
*從前我遇過大小腿的股骨、脛骨、腓骨骨折的車禍案例,雖然下肢大骨頭通通都斷了,但整體恢復的過程也沒有術後不活動來得困難。
術前訓練知多少
上述講得都是手術後的事情,那你有聽過術前訓練嗎?意思就是手術前的傷後訓練。
術前訓練的目的,為得是加速術後恢復和癒後的功能。但多數人會想,都已經受傷了還要做什麼運動?都已經受傷了不是會二次傷害嗎?再加上懂得術前訓練的專業人士稀少,醫師也不一定有資源可以放心轉介,因此術前訓練極少被提及。
在骨科醫師同意的前提下,手術前可以訓練,在手術後的第一天也能開始訓練。介入的時間點其實非常非常早,介入時間越早,對於恢復越有利,畢竟不活動帶來的影響更大。不過介入時間早也不是沒有風險,一定要交給專業老師。
你的新韌帶是自己的?還是人工的?
前十字韌帶完全斷裂,沒辦法像阿基里斯腱斷裂一樣縫回去,它需要重建一條新的韌帶。而新的韌帶的來源,在台灣比較主流的方法是拿腿後肌群的其中一條肌腱,再來比較常聽到的是人工韌帶。
取出腿後肌群的其中一條肌腱後,醫師會加工成新的韌帶,所以新的韌帶強度、術後關節穩定性好不好,取決於這條肌腱的健康狀況。
舉個實際遇到的例子。同一運動隊伍剛好有兩位前十字韌帶完全斷裂的運動選手,一男一女,同一位醫師幫他們做重建手術。
男生因為肌腱很強壯,術後膝關節穩定性很好,恢復和訓練都很順利,後來取得資格成為國家選手。
但女選手因為肌腱相對比較弱,術後的膝關節穩定性沒這麼好,後來就不繼續原本的運動項目而轉行了,因為原本的運動項目對於膝關節穩定的要求非常非常地高。雖然是這樣說,但以一般人的標準來看,也是恢復地很成功了。
本身肌腱的強度,是他們兩位產生不同結果的關鍵因素。
有運動習慣的人,肌腱的強度比較強,重建的韌帶比較粗,自然術後的癒後會比較好。但如果患者本身坐視生活、缺乏運動,肌腱不強健,可能醫師會更推薦使用人工韌帶來代替,確保術後的關節穩定度。
術前訓練有點像是亡羊補牢,短短幾週並不足以明顯提升肌腱的強度,但可以降低術後肌力的下降程度。更廣義地來說,如果平常就能保持運動習慣,萬一不小心需要做重建手術了,但這才是最好的術前訓練。最強大的健康險,就是規律運動。
而另一個問題就是,術前訓練到底會不會造成二次傷害?危不危險?其實風險當然是有的,再次提醒這需要足夠專業的老師。
回歸運動與重塑期
回歸運動(Return to play, RTP)
前十字韌帶完全斷裂後的族群,根據目標不同會經歷不同的訓練。
如果說未來的目標只是走路就好,不打算運動、不打算爬山、日常生活就好的話,或許連醫師都不會建議做重建手術,做復健就好。因為生活強度的需求太低,少一條韌帶也許還能應付。
如果未來的目標是希望可以運動、打球等等,基本上是需要重建,加上完整的傷後訓練,以及運動功能檢測。
通過運動功能檢測,是回歸運動的首要條件。
這些檢測可以靠運動科學器材,比如說等速肌力測試儀、測力板等等。或徒手運動測試,像是單腳蹲、連續單腳跳等等。要選擇哪個比較好?可以的話,都要!因為看的是不同的面向。
但通過了檢測就能火力全開放心安全地回歸運動比賽嗎?還需要知道重塑期的風險管理觀念。
重塑期
人不像機器換個零件就好,這是非常重要且基礎的觀念。手術換了新的零件後,新的零件跟原本的組織也需要時間增生和重塑,長的更穩固更好。
比較主流的重建方法是拿腿後肌群的其中一條肌腱做成新的韌帶,術後也會開啟組織癒合的發炎期、增生期、重塑期。
簡單地介紹這三個時期。發炎期會產生紅腫熱痛,免疫系統在清除損傷的細胞;增生期開始產生新的細胞,多是結締組織,雖然填補了損傷的地方,具備臨時的強度,但功能性仍較差;重塑期,筋膜、肌腱、韌帶是需要承受張力的組織,給予適當張力反而長得更好,漸漸具備可以適應運動的功能性,但完整的重塑需要1~2年以上。
*想認識更多有關發炎和組織修復可以參考這篇。延伸閱讀:〈發炎,到底是好是壞?〉
對於前十字韌帶重建術後的族群而言,時間攸關回到運動場上的風險。在重塑好之前,即便肌力超強,也存在著較高的運動風險。
若很認真的接受傷後訓練,快的話4~9個月可具備回到運動場的肌力、爆發力等身體素質(慢的話可能需要1~2年以上)。雖然身體素質已經練得很好,但回歸運動場的風險仍相當高!這時候火力全開回去運動或比賽,後果自負。
真正可以放心的時候是1~2年之後,因為增生的組織需要經過重塑期,才有更好的功能性以面對運動的高強度。另一個重點是,讓重塑期長的更好的關鍵並不是時間,而是運動訓練,組織需要經常給予張力,才會重塑的更好更有功能。
關於Andy老師
Andy運動防護|運動醫學
服務地點
上課地點和預約方式
Podcast
強力推健(魚丸、 Andy)
🔔開啟右下角小鈴鐺,訂閱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