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下背痛的羽球選手
這是一位18歲的年輕羽球選手,長期有單側下背痛的困擾。雖然他是個會規律收操,會幫自己按摩和伸展的選手,但也只能短期改善痠痛,再次訓練或比賽又會復發,這個復發的狀態已持續多年。
經過評估後,給予他的運動訓練計劃是:
- 運動矯正骨盆歪斜和下肢排列鏈:改善功能性長短腳和膝內夾的代償,改善整體肌肉張力的平衡。
- 優化腹內壓穩定性:在身體姿勢、骨骼排列較正確的條件下,強化他的核心力量和核心控制能力。
- 改善旋線動作模式:優化旋轉動作的穩定性和控制能力。
- 教導增強式訓練概念:讓身體更懂得使用肌筋膜,增加爆發力和發力效率(更省力)。
- 旋線的增強式訓練:增加旋轉動作的爆發力和發力效率。
在這影片中,他在接快速的藥球。目的是讓他適應旋轉動作的力量儲存,利於之後的爆發力訓練。在這之前已經建立起良好的姿勢排列、核心穩定,以及關於產生爆發力的觀念。在這些訓練的過程中,漸漸感受到單側下背痛發生的頻率和不適程度,都有降低到不會影響訓練和比賽的程度了,而且也沒有復發的發生。
對於他的比賽,因為不會下背痛、整體動作更有效率,比賽的疲勞感降低,更能把心思專注在戰術策略上。他能更容易打出他想要的品質,更聰明地打好每一分。達成我們的訓練目標!
其實我自己也曾經跟他有一樣的傷痛過,能體會他長期下背痛的心理壓力。我是大學時期大量從事單側運動,包含網球校隊、排球校隊、排球系隊、桌球系隊,後來因為下背痛和想要專注打網球,所以放棄排球和桌球了。
但是下背痛也持續困擾我整個大學時期,因為我還太菜不懂得處理這個問題,看過醫師門診也無果。是畢業後持續進修才知道怎麼調整自己,改善這個問題。
現在回頭想想,其實很希望當年就能接觸到這些運動訓練和運動矯正的觀念,一定可以把球打得更好、更開心、更不會受傷。改天再來聊聊我肩膀還算豐富的受傷史吧。
*延伸閱讀:
〈深蹲膝蓋內旋怎麼從源頭改善?常用指導語比較〉
〈肌肉拉傷怎麼辦,最完整處理原則,別過度冰敷、消炎?〉
〈運動矯正、矯正治療是什麼?有什麼差別?〉
〈功能性訓練是保養身體、促進健康的首選?〉
「訓練案例」分類的文章僅提供思路分享,不代表相同問題的人都適用。
每個人都不一樣,如需要釐清自身的狀況,請諮詢專業人士。
關於Andy老師
Andy運動防護|運動醫學
服務地點
上課地點和預約方式
Podcast
強力推健(魚丸物理治療師、 Andy運動防護員)
🔔開啟右下角小鈴鐺,訂閱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