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題主述
一位30歲左右的男性客戶,有多年重量訓練的經驗。他不僅有運動習慣,還特別學習過健身知識,因此對身體的感受度和觀念都比一般人來得好。他能感覺到自己的不舒服與肌肉張力失衡有關。
整個脊椎,以及膝蓋、腳踝都有不適,雖然不至於會有明顯的疼痛,但反覆的異常痠痛感,讓他無法正常進行重量訓練。想要透過我的專業見解,找出問題的根源,進一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
評估發現及建議
先安排做運動功能評估吧,一做不得了,結果發現他的身體累積了很多問題:
● 軀幹活動度不對稱,胸腰椎交界不適:兩側軀幹旋轉的活動度明顯有差距,跟骨盆歪斜、右手臂肌肉張力失衡有關。但比較怪的是,容易引起胸椎和腰椎交界附近的不舒服,不禁讓我懷疑會不會跟呼吸有關?這點我們先記下,後續需要再評估確認。
● 左下肢肌肉張力和骨骼排列失衡:導致他膝蓋後側的膕肌容易過度緊繃不適,這個問題相對單純,是比較好處理的問題。
● 右腳踝活動度受限且深蹲不適:檢測發現,他的右踝關節不只是活動度受限,還有關節不穩定的問題,難怪深蹲時會不舒服。再追問一下,此時他想起曾經有扭傷腳踝的經歷,那就解釋得過去了。不過這問題也常見,訓練一陣子是能漸漸強化的。
像他這種身體狀態,通常問題已經累積了很多年,但只要沒有明顯疼痛的話,其實自己很難發現的。雖然評估到這邊已經有很多發現了,但我知道,應該還有更深層的問題還沒被挖掘出來,果然:
● 腹式呼吸沒辦法正常吸氣:依我的經驗,即便上肢、脊椎、下肢都有上述的狀況,也不一定會這麼明顯地影響呼吸功能,或是內臟筋膜張力失衡的狀況。再追問一下,此時他想起幾年前曾經做過疝氣手術,看來剛剛的違和感被揭曉了!
雖然不曉得他腹部疝氣當初是怎麼產生的,但想到有研究在探討單臂啞鈴划船對疝氣的影響。不正確的姿勢擺位,有可能增加腹部疝氣的機率,尤其要注意單膝跪姿。當然,其他不當的大重量訓練的動作、技術不佳的動作或呼吸方式、個體先天差異,都有可能是疝氣的因素。但他的腹內壓失衡,加上手術後疤痕沾黏的影響,以現在的技術可以透過神經肌肉放鬆和疤痕按摩手法來優化。
他的狀況算是比較複雜的,光評估就花了平常兩倍時間,不過,複雜的事交給我吧!我會化為一個個小目標,讓複雜的過程變簡單。
如果他決定要來上課,我會比較傾向從脊椎開始運動矯正,之後再來處理上下肢。若順序相反的話,可能上下肢的肌肉張力又會被拉回不平衡的狀態,增加時間成本。
全身張力較平衡之後,需要再教育呼吸的動作模式,以及重新建構腹內壓的平衡,才能順利一步步回歸重量訓練,盡可能降低再次受傷的風險,並學會避開不適當的重量訓練動作。
「諮詢案例」分類的文章,皆是無運動訓練介入的個案,因此本文僅提供思路分享,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。
你的身上是否也有一些困擾已久的舊傷,看了醫生、做了治療,但總覺得沒有完全康復?問題可能出在『治療後、運動前』的銜接。
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安全地重拾運動、避免二次傷害,歡迎預約我的諮詢,讓我們一起找出最適合你的下一步。
*延伸閱讀:
🔔開啟右下角小鈴鐺,訂閱我的最新文章。不用填寫資料,可隨時取消訂閱
關於Andy老師
運動傷害與術後訓練專家|Andy運動防護|桃園一對一運動醫學訓練
預約方式
上課地點和預約方式
Podcast
強力推健(魚丸物理治療師、 Andy運動防護員)